3月20日,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與德國思愛普(SAP)公司中國研究院在沈陽正式發布自適應模塊化智能制造解決方案。該方案采用世界領先的邊緣計算與云平臺協同制造以及模塊化生產概念,通過真正意義上的端到端全程數字化智連,實現高度的柔性生產,進一步助力企業實現智能制造。
據介紹,該解決方案可以極大地提高大規模個性化產品定制的生產效率,當產品設計發生改變時,生產線可以快速做出反應并進行調整,改造成本大大減少,調整周期顯著縮短。
目前,傳統的大批量、剛性生產模式下,是通過固定的流水線生產線制造,生產線的機械結構、管理軟件等都是針對既定產品提前設計部署。若產品變更,現有的生產系統無法快速響應,不能夠滿足日益增長的大批量個性化定制需求。
為了解決上述難題,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與思愛普(SAP)公司中國研究院經過多年合作共同探討,將沈陽自動化所自主研發的“物源”平臺與思愛普公司針對制造行業的數字化供應鏈與制造解決方案相互打通,制造出一套自適應模塊化生產解決方案示范產線,通過智能制造方案解決企業大批量個性化產品定制生產中的關鍵問題。使產品生產改造成本大大降低,調整周期可從原有的幾十天縮短到幾小時甚至幾分鐘。
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劉意楊告訴記者,該系統采用世界領先的模塊化生產概念,將傳統生產線分解為相對獨立的模塊化生產單元,通過系統軟件的部署,使模塊化生產單元各司其責、緊密配合。該系統讓多種產品的混線生產成為可能,并可基于車間狀況自主進行動態工藝路線調整,這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柔性。此外,該解決方案還擁有車間倉儲管理和云端銷售管理功能,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端到端業務管理,客戶可對訂單進行全程跟蹤直至產品交付。
(光明全媒體記者劉勇)